湖南省进出口总体呈加速增长,下半年增速明显加快。据海关统计,1-11月湖南进出口总值达到64.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低6.1个百分点。1-11月出口达44.39亿美元,增长31%,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进口从9月起单月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单月增幅在15%以上,11月份更是高达34.7%,累计进口降幅明显减小,前11个月进口19.63亿美元,小幅下降3.3%,但同期全国进口增长了20.6%。前11个月湖南省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4.76亿美元,增长达82.1%。
一、前11个月湖南外贸发展特点
(一)一般贸易一支独秀,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出口全面下降。一般贸易一直是湖南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在进出口中所占比重相当高,且有上升态势,在加工贸易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湖南贸易方式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今年前11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在贸易总额中占比达到91.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仅5亿美元,同比下降5.3%,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8%下降至今年的7.8%。
(二)除日本外,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全面增长。欧盟依然是湖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前11个月贸易额达到11.6亿美元,增长20.3%;对美贸易也保持了高速增长,前11个月贸易额达8.42亿美元,以明显优势稳坐湖南第二大贸易国位置;香港则保持了较好的走势,前11个月增长15.9%,从9月起就取代了日本成为湖南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以来对日本贸易持续负增长,前11个月下降了6.4%,是少数几个与湖南双边贸易负增长的国家之一;与东盟贸易高速发展,1-11月进出口贸易达4.28亿美元,跃居于湖南第五大贸易国,33.2%的增速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南对韩国出口的快速增长改变了今年前9个月以来进出口负增长局面,实现了5.2%的增速。
(三)国有企业独占鳌头,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相对缓慢,私营企业外贸迅猛增长,成为湖南外贸的新生力量。国有企业进出口在外贸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依然占据了湖南省外贸的半壁江山,前11个月国有企业进出口3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主要源自于出口的大幅增长;在国家鼓励政策的支持下,私营企业成长迅猛,前11个月进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省外贸增长速度,达到50.2%,进出口绝对值比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值还多5.53亿美元,私营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发展成为湖南外贸的新生动力;在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迅猛发展时期,湖南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明显滞后,前11个月进出口12.02亿美元,仅增长6.7%,进出口额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重仅18.8%。
(四)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缓慢,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乏力。今年前11个月,湖南机电产品进出口17.0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6.84%,占全省外贸总值的比重为26.67%,比去年同期下降2.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仅3.05亿美元,增长9.63%,占比也由去年同期5.14%下降为4.77%;农产品进出口4.82亿美元,增长30.13%,占全省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7.53%,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但与湖南农业大省的身份仍不相符合。
二、 外贸结构分析
2006年前11个月湖南外贸增长态势良好,出口的加速增长与进口降幅逐渐缩小同时作用,拉近了湖南进出口与全国平均水平的落差,但差距依然存在。
(一)贸易方式构成
一般贸易方式不论是在进口还是出口中都占有绝对优势。从进口来看,前11个月,湖南一般贸易方式进口17.51亿美元,增长2.4%,占比达到89.18%;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53亿美元,下降29.4%,占比仅为7.77%;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进口4982万美元,下降46.1%,占比为2.54%。从出口来看,前11个月一般贸易方式出口40.9亿美元,增长33.1%,占比高达92.13%;加工贸易方式出口3.49亿美元,增长11.4%,仅占全省出口的7.85%。而截至10月底,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就已经达到了57.6亿美元,增长52.4%,整体已呈现出强力挺进之势,而同期全国加工贸易增势趋缓,这充分反映了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向中部的梯度转移在加速,这种情况下湖南一般贸易占比过高、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反映出湖南在贸易方式结构中巨大反差。
(二)市场构成
进口市场洲际分布比较分散。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美国、韩国、巴西、东盟、南非、印度、秘鲁为湖南前10大进口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印度、秘鲁均为矿砂出口大国,主要以铁矿砂、铅矿砂、锌矿砂等资源性产品为主;日本、韩国对湖南出口大部分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自美国的进口以大豆、棉花、机电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东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与我国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湖南也从中受益,今年前11个月进口额虽只有7805万美元,但高达60.5%的增幅在湖南进口持续减少的环境中显得格外醒目;自欧盟的进口今年前11个月只小幅上涨3.2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对欧盟出口的增长。随着中非论坛的开展,非洲市场正在扩大,湖南今年11月与新开辟进口国莫桑比克之间306万美元的铁矿砂进口就是很好的例证。
出口市场相对于进口市场来说就要集中得多,亚洲国家占了五成以上,欧洲、北美市场分别占20%和18%,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合计占比只有一成多一点,是湖南出口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从主要出口国和地区看,出口到欧盟、香港、美国、东盟、日本、韩国、印度、荷兰、台湾、加拿大、新加坡的累计值都超过了1亿美元,尤其是出口到香港的累计值仅低于欧盟,出口额超过美国631万美元,成为湖南第二大出口市场。但湖南对香港的出口中动植物产品等供食用产品占了很大份额,而近来连续发生的“红心鸭蛋”、“孔雀石绿”等事件将影响对港出口。
(三)经营单位性质构成
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进口占比分别为51.14%、28.11%、0.9%和19.84%,去年同期分别为61.91%、26.97%、1%和10.11%,;出口占比分别为50.19%、14.65%、4.36%和30.76%,去年同期分别为48.46%、17.09%、6%和28.42%。由此可以得出:国有企业在进口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削弱,但在出口中占比有所上升,其出口增速快于全省出口平均水平,直接带动了湖南出口的增长;私营企业在进出口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进口中表现尤为突出,增速达到了89.9%,占比提升了9.73个百分点,在出口中占比也上升了2个多百分点,私营企业对进出口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略显迟缓,前11个月进口仅增长0.8%,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占比28.11%,仅比去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对湖南外贸的贡献远远低于中部其他省份,在全国都处于较后位置。
(四)产品结构
湖南进口商品仍然以资源性产品为主,主要商品包括铁矿砂及其精矿、汽车和汽车底盘、大豆、钢材、计量检测分析自动仪器及器具、金属加工机床、纸浆、液泵及液体提升机、汽车零件、金属轧机及零件等。进口的减少主要来自于铁矿砂、轻型越野车、纸浆、机电产品等进口的下降,而这些产品对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改造、经济加速增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湖南省主要进口商品量值表 单位:万美元
进口主要商品 |
计量单位 |
前11个月累计 |
累计比去年同期(+,-)% |
数量 |
金额 |
数量 |
金额 |
铁矿砂 |
吨 |
6116025 |
36806 |
1.3 |
-15.4 |
汽车和汽车底盘 |
辆 |
6598 |
19319 |
16.5 |
22.8 |
大豆 |
吨 |
359547 |
9462 |
20.6 |
4.5 |
钢材 |
吨 |
53651 |
7196 |
27.3 |
24.6 |
计量检测分析自动仪器及器具 |
|
|
4254 |
|
29.5 |
金属加工机床 |
台 |
203 |
3942 |
-38.3 |
-28.8 |
纸浆 |
吨 |
49033 |
2797 |
-17.2 |
-1.8 |
液泵及液体提升机 |
台 |
28839 |
2341 |
-48.2 |
52.4 |
汽车零件 |
|
|
2334 |
|
-42.4 |
金属轧机及零件 |
|
|
2059 |
|
-68.6 |
传统大宗出口商品中,除了未锻造的锰、鞋类外,均呈大幅上涨趋势,但这些产品中,很多都属于国家政策正在调整的行业,隐含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大,如纺织品出口退税的调整、烟花爆竹出口安全事故的应对、锰、锌等资源性产品受“两高一资”限制政策影响等。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大幅增加,但产品结构的调整依然滞后于出口的快速发展。前11个月出口机电产品8.74亿美元,增长27.7%,在出口产品中占比仅19.7%,比上年同期还下降了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54.2%,达到1.27亿美元,占比只有2.85%,比去年同期增长仅0.43个百分;农产品出口2.7亿美元,但增速仅为10.2%,远远低于全省出口增长水平。
湖南省主要出口商品量值表 单位:万美元
出口主要商品 |
计量单位 |
前11个月累计 |
累计比去年同期(+,-)% |
数量 |
金额 |
数量 |
金额 |
钢材 |
吨 |
1535107 |
81305 |
89.1 |
88.3 |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万米 |
|
25264 |
|
18.2 |
未锻造的锰 |
吨 |
193386 |
23912 |
16.9 |
-4.4 |
服装及衣着附件 |
|
|
20126 |
|
10 |
烟花、爆竹 |
吨 |
135290 |
17216 |
8.7 |
23.6 |
家用陶瓷器皿 |
吨 |
157612 |
15221 |
0.1 |
8.4 |
未锻造的锌及锌合金 |
吨 |
44264 |
12579 |
19.7 |
159.8 |
鲜、冻猪肉 |
吨 |
33394 |
6012 |
24.7 |
13.7 |
手用或机用工具 |
吨 |
25209 |
5863 |
18.4 |
19 |
汽车和汽车底盘 |
辆 |
2730 |
5719 |
274.5 |
297.3 |
印刷电路 |
千克 |
74453274 |
4416 |
112.2 |
71.4 |
活猪(种猪除外) |
头 |
333296 |
4216 |
3.3 |
0.9 |
鞋类 |
|
|
3898 |
|
-6.9 |
三、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湖南外贸又好又快发展
本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7年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提出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新理念,这不是对过去“又快又好”提法的简单调整,而是中央在我国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对经济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落实到对外贸易上来,按照“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在稳步推进出口增长的条件下,调动进口积极性,缩小外贸顺差,逐步改变国际收支失衡状况,以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
湖南出口高速增长,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但进口却呈负增长,贸易顺差扩张速度达到了82.1%,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突出,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缓慢、进出口商品结构低端化、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差等已经成为外贸乃至经济发展的短板,从而也使得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任务显得格外重。12月4日在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授牌大会上,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首批国家出口创新基地,界定为新材料基地,说明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我省已经树立了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示范片,同时,郴州出口加工区、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筹备筹建工作也在加紧实施,湖南省政府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法规已经出台,进出口银行湖南省分行将于明年3月正式挂牌,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也将在明年全面铺开,这些都将为湖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进出口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快湖南省进口发展步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