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1-8月,在我现场出现的报关差错共137 条,对报关员扣分共137人次,共计248分。报关质量不高的现状已严重影响了通关效率,值得关注。现我处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报关差错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一)漏输或错填许可证号,贸易方式、币制、件数、数量及单位、重量、合同号、单总价、品名、商品编码填报不正确,出口时,货代公司私改运输线路、调整集装箱等导致运输方式、出口口岸、集装箱号、航次填报错误,以上错误约占差错总数的76%。
(二)手册项号、原产国、发货单位、目的国、运杂费、关联报关单号等指标填报不完整或不规范。
(三)混淆或错报监管方式,如退运货物与直接退运、援助与捐赠、不作价设备与加工贸易设备、减免税设备结转与加工设备结转、其它贸易与其它等类似监管方式的混淆。
(四)申报“无代价抵偿”贸易方式时,备注栏未注明是短缺件还是损坏件、未分清商检鉴定报告和入境货物通关单是两种不同概念的证件,从而导致报关单填制不完整。
(五)申报“退运货物”时,对是部分退运还是全部退运、是否已打印报关单核销联和退税联、是否已办理核销和退税等情况不了解,从而导致删改单。
二、影响报关质量的主要原因
(一)近年来,新报关员逐年增加,他们往往缺少实践经验,容易凭主观推断;老报关员考虑到竞争压力,不愿传授经验,造成报关员素质参差不齐。而更有甚者,某些报关行为了减少经营成本,往往只雇用一两名报关员,其它人员根本不具备报关资格,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实习人员,从未受过系统培训。
(二)报关员严格遵守我关进出口规范申报要求的意识不强,往往出现品名、规格型号、成分含量等填写不完整的情况,这是目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报关员缺少与进出口企业的沟通,某些报关员过分依赖企业提交的单据,对相关数据未进行仔细核对和确认,导致归类和填报错误;某些报关员则为了报关行的利益,过分迁就企业,如某报关员根据企业提供的商品编码报关,审单中心关员怀疑其归类错误,但该报关员怕得罪企业,仍坚持其错误归类,后来还陆续申报了几单,审单中心关员尽管后来一并予以纠正补税,但修改报关单商品编码及补税严重降低了通关速度。
(四)报关员缺少与运输企业和口岸的联系沟通。长沙海关是内地海关,绝大部分货物依赖转关运输,进口报关单常发现口岸货代公司录入数据错误和舱单翻译错误,导致重量、数量及单位或品名填报错误;出口时因对运输工具的调配,集装箱大小,或货物到达时间和出口口岸估计不足,导致删单或退关。其中,又以报关员对相关变更情况了解不及时导致的修改船名航次、变更出口口岸的居多。仅1-8月,我现场就纠正此类错误20多起。
(五)报关员对海关政策法规缺乏了解,某些海关临时性保障措施未予及时维护,某些特殊贸易方式对证件有特殊要求,造成报关员漏报某些许可证件。
(六)报关员疏忽大意,对相关单证审核不细致,未严格按照报关单填制规范申报。特别是许多报关员只重视对应证应税报关单的审核,忽视对加工贸易手册和减免税表的审核;重视人工审核通道报关单的审核,而忽视绿色通道特别是出口报关单的审核。
(七)企业提供单据或制作单据错误。
三、提高报关质量的几点建议
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海关应以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为契机,加大对报关行和报关员队伍的管理力度,切实解决因报关质量而造成的通关瓶颈,从而提高我关的通关效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做好报关员的培训工作。
(二)加强对报关行的管理,要求业务多的报关行多聘用报关员,非报关员一般不得办理报关手续。
(三)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通过比较,可以比照信得过企业做法授予优秀报关员或优秀报关行荣誉。
(四)运用通关监管、保税监管、关税征管、预警检测、查辑走私几大手段,齐抓共管,形成海关监管、企业自管、社会共管机制。
(现场业务处 罗银海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