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亿美元,其中出口4.3亿美元,分别增长67.5%和67.82%。特别是2007年郴州被商务部确定为承接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9个中部城市之一,郴州出口加工区亦于7月20日顺利通过国家九部委的验收并开始封关运作,已成为湖南省承接“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梯次转移的首选之地,为今后郴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平台和积累了后发优势。但是由于郴州市物流环境、平台建设以及通关模式等客观因素制约,郴州市与区位优势相近的江西赣州等城市横向比较,无论是企业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大通关口岸建设,都存在一些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郴州目前通关状况及海关加强通关建设的主要做法
针对物流成本高和配套设施链短两大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郴州办事处积极采取措施,简化通关程序,合理调整业务流程,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目前出口报关单及无税进口报关单的当日放行率为100%,出口报关单平均海关作业时间为30分钟,平均作业时间在整个长沙关区居于前列。以郴州出口加工区一季度通关业务为例,1-3月共受理报关单165票,货物当日放行率达到100%,尤其是3月份受理报关单94票,工作日平均接单达4.5票。卡口验放国内“分批送货,集中报关”物资入区近50余批次,累计加班验放货物40余次,平均通关时间不超过4小时。主要做法如下:
(一)超前引导和跟踪服务相结合,便捷通关与时限制度相结合,“阳光作业”与咨询服务相结合,提高通关效率,提供优质服务。采用预约通关、加班验放等方式,为企业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确保当日报关当日放行,方便企业在非正常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办理通关,通过加快通关时间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
(二)积极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通过与深圳海关沟通、联系和配合,于2007年12月29日正式开通了郴州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即企业先向郴州出口加工区现场海关属地申报,进口物料从香港以跨境快速通关的模式运至深圳机场,由深圳机场完成口岸验放。进口货物验放后,可与该公司采购的国内物料进行集合配送,采用社会车辆运至郴州出口加工区。该模式大幅降低了区内企业的物流成本,有效地提高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效率。以华录公司为例,采用“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用社会车辆周转运输,每集装箱运费从6000元降低到3000元左右,比传统模式每年可节省物流费用50万元。
(三)发挥加工区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为企业量身定做适合其生产物流规律的通关模式。有针对性地研究区内台达电子等龙头企业的物流特性,量体裁衣,参照华录公司的成功经验,结合“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基本原理,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料件采购模式,设计合身的通关模式并尽快使其走通。从而使郴州出口加工区开展“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新型通关模式成规模、上台阶。
二、积极主动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快速通关区的平台作用
目前,随着战略投资者台达电子和莱富电子等企业的入驻,郴州出口加工区已成为吸引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洼地”。为促进集聚作用的发挥和“洼地”效应的体现,必须按照“大物流、大口岸、大通关”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的适用范围,加快物流平台建设,以郴州出口加工区建设为切入点,积极采取对应措施,把之打造成为“通关最便捷、手续最简便、政策最优惠、监管最严密”的出口加工区。
(一)大力推广完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降低门槛,放开方式,有条件地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的适用范围
总结前面华录公司顺利开通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按照守法便利的原则,选取区内信誉良好的企业适用新模式,参照A类企业管理模式,引导企业从进口发展到出口,从机场海关延伸到海运口岸,从深圳海关扩大到其他口岸海关,以扩大新模式的适用范围,从而扩大企业比较优势,增强企业发展潜力。同时,根据郴州出口加工区区内企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IT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交货期短的特点,因此出口加工区有一定比例的货物需经黄花机场空运进出境。如开通黄花机场和快递中心至郴州出口加工区的关区内“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将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二)以开通郴州至广州、深圳铁海联运和支持郴州公路口岸建设为重点,加快物流平台建设
郴州地区货物的进出口主要依赖于公路运输,运距长且运输费用高,而开通郴州至广州、深圳等铁海联运线路,可节省运输费用近30%。此外,如在郴州加快建设公路车检场,将有利于运输车辆的循环利用,从而进一步降低郴州货物进出口的物流成本。建议市政府将公路口岸和铁海联运整合为陆运口岸,集中郴州的进出口物流资源,对接“珠三角”的口岸“大通关”环境,促进郴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开通郴州出口加工区“G通道”模式和“F通道”模式
目前,驻郴州出口加工区办事处采取了预约通关、加班验放、规范口岸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业务时限等措施,确保现场从接单至放行的通关时间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两小时。但由于加工区一票货物通关需要一进一出两票报关单对碰来完成,客观上造成单票货物通关时间是其他现场的两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郴州出口加工区的通关效率。建议对郴州出口加工区进出货物实行“G通道”模式,对园区部分信誉好的核心企业参照南宁海关对北海出口加工区的扶持措施实行“F通道”模式,即直接交由放行环节进行接单放行操作,将通关便利延伸至审单、查验、后续监管各个环节,提高通关效率。
(四)建议将湘南地区纳入“湘粤港”快速通关体系
积极对接“珠三角”海关,疏通转关运输渠道,开通“湘粤港”直通车跨关区快速通关系统,力争将郴州等湘南地区转送运输货物监管方式纳入该系统,实现湘粤港跨境无缝连接和无障碍通关,将郴州出口加工区真正建设成为长沙关区快速通关示范区和承接沿海产业梯次转移的平台,方便企业的合法进出园区提供通关便利。
(长沙海关驻郴州办事处金树柏、刘亮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