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 站 首 页 | 协 会 简 介 | 协 会 快 讯 | 会 员 风 采 | 海 关 风 铃 | 行 业 自 律 | 政 策 解 读
 
 
 
 
 
 

湖南目前正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您对当前社区建设情况的看法:

1.很满意
2.满意
3.不满意
4.不知道
 
 
 
 
温家宝总理谈文学
日期:2008/5/15 文章来源: 点击数:2140 文章录入:本站编辑
  
前不久,访问欧洲前,我接受区洲几大媒体记者的采访,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到:“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困难。我说:“你实际上是在问我,经常读什么书,思考什么问题,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么,我引用下面六首诗章来回答你的问题。我引用的第一例是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幅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第二例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第三例是郑板桥《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第四例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五例是艾青1938年写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第六例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论批判》里的话,后来作为他的座右铭,死后刻在墓碑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我没有想到,记者把这六首诗章,连同采访内容用两个版登在《泰晤士报》上,而且中国的五首诗句全部用中文,把作者、文章、年代都注释得清清楚楚,还用半块版登了一幅屈原的水墨画像。在英国居住的华侨告诉我说,《泰晤士报》用中文登中国的诗作,还很少见。
                               转摘于广东《西江诗词》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协 会 简 介 | 协 会 章 程 | 咨 询 服 务 |政 策 法 规
湖南省报关协会 版权所有 @2006 |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东二环一段678号海关大院1栋201室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 湖南数据中心
电话:0731-89720197 0731-89720187 湘ICP备200068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