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年湖南外贸发展主要特征
2008年湖南外贸表现相对平稳,外贸总额125.7亿美元,增长2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4.1亿美元,增长29.1%;进口41.6亿美元,增长31.1%,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8个百分点和12.6个百分点。但进入第4季度,湖南省外贸增速明显放缓,单月外贸额在连续8个月超过10亿美元后,11月、12月回落至8.9亿美元、9.6亿美元,仅增长2.6%和10.2%,金融风暴对外贸的影响开始显现。
(一)国际原材料、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扬是支撑一般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下半年加工贸易发展加速,在外贸中所占比重缓慢上升。湖南省进出口商品中,“两高一资”产品占比较高,原材料、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多受制于国际市场。2008年国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以及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为抑制经济过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多次下调出口退税率,引起对成本变动较敏感的一般贸易进出口价格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拉动了一般贸易的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一般贸易额112.4亿美元,增长28.4%,占同期外贸总额的89.4%,其中出口75.6亿美元,增长27.5%;进口36.8亿美元,增长30.3%。同时,随着省内一系列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措施的落实,下半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单月贸易额均保持在1亿美元以上,全年实现加工贸易额11.4亿美元,增长39.8%,占同期外贸总额的9.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2亿美元,增长49.5%;进口3.2亿美元,增长19.6%。
(二)与欧盟双边贸易增速大幅减缓,与香港贸易有所萎缩,与日本、东盟贸易受到冲击较小,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贸易迅猛增长。关税政策调整与进出口商品结构密切相关,金融风暴向各国传递的滞后效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各国影响也大不相同,2008年湖南省主要进出口市场排序出现较大变化,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列前6位,去年排位第4的香港退居第7位。从各市场来看:2007年湖南省与欧盟双边贸易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期,2008年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全年有6个月份出现负增长,4季度开始出口额环比也出现明显减少。2008年湖南省与欧盟双边贸易额24.9亿美元,增长20.3%,比上年下滑3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1亿美元,增长9%;进口10.8亿美元,增长39.4%,增速分别比上年下滑42.3个百分点和20.8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快速增长,与美国双边贸易额13.4亿美元,增长47.6 %,其中出口10.7亿美元,增长57.4%;进口2.7亿美元,增长18.2%。从日本进口的机电产品快速增长拉动了与日本双边贸易的增长,双边贸易额10.6亿美元,增长15.8%,其中出口4.3亿美元,增长8%;进口6.3亿美元,增长21.9%。与韩国贸易的迅猛增长主要来源于对韩国钢材、未锻造锰出口的成倍增长,双边贸易额9.7亿美元,增长68.5%,其中出口8.6亿美元,增长1倍。与澳大利亚贸易以进口为主,受铁矿砂价格大幅上扬影响,进口额成倍上涨,双边贸易额8.3亿美元,增长78.8%,其中进口7亿美元,增长81.1%。与东盟双边贸易以出口为主,钢材、农产品、汽车等主要商品出口额大幅上扬拉动双边贸易上涨,双边贸易额8.5亿美元,增长29.2%,其中出口7.6亿美元,增长35.9%。对香港出口受白银出口政策调整引起白银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出口额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全年出口7.6亿美元,下降6.9%。
(三)私营企业成为湖南外贸领头羊,国有企业仍是进口主力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仍滞后于其他类型企业。入世以来私营企业外贸连年高速发展,2008年1季度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湖南省外贸领头羊,虽然4季度发展速度大幅下滑,但全年增长速度仍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外贸规模列各类型企业之首,2008年实现外贸额52.4亿美元,增长45.5%,占全省外贸额的41.7%,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8.8亿美元,增长46.4%;进口13.6亿美元,增长43%。国有企业外贸总规模及出口规模均落后于私营企业,但进口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全年进出口51.3亿美元,增长22.3%,占40.8%,其中出口32.3亿美元,增长19.4%;进口19亿美元,增长27.6%。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湖南外贸发展的短腿,2008年实现外贸总额19.3亿美元,增长15.9%,占15.4%,其中出口10.5亿美元,增长10.5%;进口8.8亿美元,增长23.1%。
(四)机电产品进出口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但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仍超过50%,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有所提升。2008年,湖南省机电产品出口25.4亿美元,增长50%,比上年降低23.7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0.2%,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进口16.7亿美元,增长27.2%,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0.1%,比上年下降 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亿美元,增长29.1%,比上年降低23.6个百分点,占同期出口额的3.3%,与上年持平;进口2.8亿美元,增长21.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口额的6.6%,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五)出口退税调整对部分商品出口影响明显,支柱性产业出口快速增长,农产品出口增长加速。2007年以来国家对白银、未锻造锰、烟花爆竹、纺织服装、家用陶瓷器皿等资源性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进行了多次调整,政策调整效果较明显。2008年白银出口明显下滑,累计出口694.4吨,下降17%;锰制品出口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未锻造锰出口11.4万吨,下降29%,而锻造锰、锰铁出口猛增,分别出口4.1万吨和2.7万吨,分别增长1倍和2.2倍;出口通道一度受阻的烟花爆竹出口19.2万吨,增长6%;纺织纱线、织物出口2.4亿美元,增长2.1%;服装出口2.8亿美元,增长7.6%;家用陶瓷器皿出口2亿美元,增长8.3%;石墨出口33.5万吨,下降10%。省内支柱性产业出口增长较快:钢材出口表现出口量减价扬态势,累计出口钢材185.1万吨,下降6%,价值19亿美元,增长47.6%,但市场结构发生一定调整,对欧盟出口大幅下滑,对美国、韩国、东盟出口增长迅猛;汽车出口3.7亿美元,增长74.2%。农产品出口增长加快,全年出口额4.2亿美元,增长20.5%,其中猪肉、活猪出口量减价扬,猪肉出口2万吨,下降8%,价值7159万美元,增长35.3%;活猪出口25万头,下降23%,价值5687万美元,增长7.5%;茶叶、柑橘罐头出口涨势良好,分别出口2.8万吨和5.6万吨,增长34%和15%。
(六)国际价格上扬拉动重要原材料、资源性产品进口额快速增长,关键部件进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湖南省进口铁矿砂967.5万吨,增长23.6%,价值12.2亿美元,增长94.4%;进口钢材6.6万吨,下降18.6%,价值1.5亿美元,增长24.1%;进口铅矿砂10.7万吨,下降23.6%,价值1.5亿美元,下降38.7%;进口锌矿砂19.7万吨,增长1.1倍,价值1.2亿美元,增长12.1 %;进口废塑料17.6万吨,下降24.6%,价值1.1亿美元,增长1.4%;进口纸浆6.4万吨,增长18.4%,价值4478万美元,增长24.5%;进口废钢7.9万吨,增长1.8倍,价值3129万美元,增长1.9倍。关键部件进口增速虽比上年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进口汽车和汽车底盘3.6亿美元,增长8.3%;进口变压、整流、电感器及零件9486万美元,增长5.8倍;进口计量检测分析仪器及器具7642万美元,增长15.5%;进口金属加工机床6948万美元,增长10.4%;进口汽车零件6927万美元,增长1.5倍;进口阀门3859万美元,增长12.5%;进口制造纸及纸制品用机械及零件3701万美元,增长2.8倍;进口印刷、装订机械及零件3548万美元,增长87.2%。
二、2008年各种因素对湖南省外贸影响情况
2008年影响湖南省外贸发展的因素颇多,年初冰冻灾害、年内外贸政策的多次调整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等都对湖南省外贸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短期影响明显。第一,年初冰冻灾害使得部分企业生产受阻,直接导致出口增长大幅放缓;第二,冰冻灾害使省内生猪养殖业受损严重,全年生猪存栏储备及后续供应不足,加上饲料、运输费用上涨因素,直接导致供港活猪及猪肉的量减价杨,但对于茶叶、柑桔罐头等植物性农产品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小得多,有些甚至因为冰冻灾害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而受益;第三,2月14日三水港烟花爆炸事件使得烟花鞭炮出口通道受阻,加上奥运期间对出口的管制,全年烟花爆竹出口增速有所放缓。
(二)年内多次关税政策调整影响较大。为了积极主动应对金融风暴,2008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由从紧到适度宽松的密集调整阶段,外贸政策也随之进行了多次调整,涉及到湖南省多种主要出口商品。如8月1日取消白银出口退税,8月份起出口量环比大幅下降,10月份湖南省出口白银为0,11月份出口量同比下降57%;1月1日未锻造锰出口暂定税率调高至20%,其出口量受到持续抑制,全年出口量同比下降29%。另外,11月1日起纺织品、日用陶瓷出口退税率上调,但政策效果暂未显现;12月1日烟花爆竹有化工类划归至轻工类劳动密集性产品行业,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3%,为艰难的烟花爆竹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三)金融风暴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与欧盟贸易所受影响最明显,对欧盟钢材、未锻造锰出口大幅下滑;与亚洲国家双边贸易所受影响不大,对东盟、韩国钢材出口高速增长;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对价格反应更加灵敏,价格水平的提高对一般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但下半年来价格水平有所走低,使进口增速受到一定抑制。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所受冲击较小,进出口增速比上年有所提升;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速较上年下滑21.4个百分点,但因其在外贸中比重低,对湖南省外贸总体影响不大;今年来外贸高速增长的私营企业增速大幅下滑。从出口主要商品来看,以烟花爆竹、纺织服装、家用陶瓷器皿、鞋类、箱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受影响不大,这与此类商品需求弹性小关系密切;以钢材、白银等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发生变化,如钢材出口市场由欧盟向美国及亚洲国家转移,未锻造锰、白银出口则更多地是受到了出口税收因素的影响;以汽车、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因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出口仍保持高速增长。而进口主要商品受国际价格大幅上扬影响,总体上仍保持较快增长。
(四)省委省政府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对产业发展形成支撑。“中部崛起”、“泛珠合作”进一步深化,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湖南省“一化三基”、“富民强省”、“新型工业化”等战略成果进一步体现,“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效初显,长株潭改革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同时获得国务院批复。产业扶持上,继2007年加大对汽车、工程机械产业扶持后,2008年省政府研究制定了支持有色金属、造纸及林纸一体化等产业发展政策,湘南大开发以及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具体措施也已经正式出台并初现成效。
三、2009年湖南外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2009年湖南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首先,金融危机在国际范围内扩展和蔓延程度以及世界经济复苏所需时间长度仍是一个未知数,同时,湖南省经济开放度不高,负面影响由沿海向内陆转移也需要一定时间,各种滞后效应决定了金融风暴对湖南省外贸的影响在2009年可能会更加明显。第二,各大机构预测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已陷入衰退边缘,2009年经济也将延续走弱态势,国际市场需求因此将进一步疲弱,同时,国际市场消费结构将逐步向需求弹性较小的低端产品转移,但这种转移并不具有长久性。第三,2009年国际原材料、能源价格将继续大幅下跌,出口退税回调也是形势使然,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改善其经营形势,但同时支撑进出口额快速增长的价格因素被削弱;第四,在国际经济环境普遍恶化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加,而湖南省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高,外贸结构对抗金融危机的能力较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第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与美国、欧盟等主要伙伴的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二)2009年湖南外贸发展面临的机遇。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恶劣的经济背景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步伐不会停止,调整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刺激出口、鼓励进口的举措会陆续出台,如2009年1月1日起553种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将会进一步提高等;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国内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而随着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投资行动,进口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第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进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强了企业信心;第四,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受金融风暴影响经济衰退的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所受冲击相对较小,如东盟、拉美等市场仍具有巨大潜力;第五,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下滑以及人民币升值正是扩大重要原材料、资源性产品、关键部件进口,提升省内产业结构的大好时机。
2009年湖南外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国家及省内加大投资的良好时机,扩大进口,改善省内投资环境,大力促进省内产业升级,充分利用省内产业优势、产品优势,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为外贸稳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长沙海关综合统计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