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部地区外贸发展主要特点有:
一、3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环比大幅增长,出口强劲反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自2009开始逐月连续萎缩,但3月份当月出现明显好转迹象,进出口总值实现56.6亿美元,同比下降27.4%,环比则大幅增长23.2%。其中出口31.4亿美元,同比下降28.5%,环比大幅增长41.6%,反弹强劲,对总值环比大幅增长贡献巨大;进口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5.9%,环比增长6.1%。
二、区域内各省外贸形势均不乐观,江西外贸出口成唯一亮点。一季度,中部六省进出口总值均大幅下降,其中山西骤降5成,降幅最大,江西下降10.7%,降幅最小,同时江西外贸出口成中部地区唯一亮点,共计出口14.0亿美元,微幅增长2.5%。湖北、安徽和河南进出口总值依旧排名前三,江西和湖南分列第四和第五,与2008年中部地区各省排名相比各前进一位,山西排名最后。
三、依旧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比重不到20%,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降幅相当。一季度,中部地区一般贸易进出口116.8亿美元,下降30.0%,占总值的74.0%,其中出口62.5亿美元,下降32.0%;进口54.3亿美元,下降27.6%。加工贸易进出口29.4亿美元,下降30.0%,占总值的18.6%,其中出口20.1亿美元,下降27.1%;进口9.3亿美元,下降35.7%。此外,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3.7亿美元,大幅增长32.1%;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3.4亿美元,大幅增长72.3%;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3.0亿美元,增长2.3倍。
四、主要贸易伙伴中与加拿大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其余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一季度,中部地区十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香港、加拿大和台湾。其中与加拿大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为5.9亿美元,大幅增长69.7%;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香港和台湾双边贸易额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出口市场方面,与前十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均下降。对欧盟、美国和东盟出口列前三,出口额分别为16.4亿美元、11.7亿美元和8.7亿美元,分别下降32.3%、26.4%和21.6%。进口市场方面,除自日本和加拿大进口增长外,其余均下降。其中,自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进口列前三,自欧盟进口12.5亿美元,下降5.0%,自日本进口10.8亿美元,微增0.2%,自澳大利亚进口8亿美元,大幅下降38.5%。此外,自加拿大进口4.3亿美元,大幅增长1.6倍。
五、国有企业降幅最大,外商投资企业最小,两者规模差距大幅缩小。一季度,中部地区国有企业进出口59.4亿美元,大幅下降37.4%,降幅最大,其中出口29.7亿美元,下降38.5%,进口29.7亿美元,下降36.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4.5亿美元,下降13.7%,降幅最小,与国有企业差距大幅缩小,仅相差0.9亿美元,其中出口24.3亿美元,下降14.7%,进口30.2亿美元,下降12.8%。此外,私营企业进出口35.4亿美元,下降21.2%,其中出口27.4亿美元,下降21.1%,进口8.0亿美元,下降21.5%。
六、三大重点产品进、出口双降,降幅低于中部总体平均水平。一季度,中部地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等三大重点产品分别出口31.5亿美元、10.0亿美元和4.6亿美元,分别下降14.9%、1.2%和13.9%;进口26.8亿美元、9.7亿美元和3.5亿美元,分别下降1.5%、3.1%和7.4%。虽然三大重点产品进、出口双降,但是降幅均低于中部总体出口、进口的平均水平。
七、主要进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资源型产品进口多增长。一季度,中部地区主要出口商品中除纺织品(包括服装和纺织纱线)出口下降4.0%外,其余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逆势增长,其中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1亿美元,大幅增长68.0%,增幅最大,成出口亮点。此外,钢材、汽车及汽车底盘、汽车零件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出口下降迅速,分别大幅下降56.7%、56.1%、33.8%和48.7%。
中部六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劳动力大省,外向型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既对中部崛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当前危机下“三农”、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大学生就业等社会敏感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积极作用。然而尽管中部地区三月份外向型经济出现好转迹象,但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中部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中部崛起战略政策效果被削弱,危机中崛起亟需更多政策扶持。
(长沙海关综合统计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