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群两翼”布局
推动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
长沙海关关长 靳晨光
近几年来,我们从湖南省情出发,就如何充分发挥海关职能作用,推动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构建“一群两翼”布局,推动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路,并围绕这一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两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提出构建“一群两翼”布局的缘由
构建“一群两翼”布局,是我们长沙海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海关工作方针,服务中部崛起和富民强省战略,根据湖南的地缘特点和优势、历史发展形成的经济规模和基础,以及中央政策导向和优惠空间,对推动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的战略思维和实践。开放型经济主要指对外贸易,包括进出口物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等。“一群”指以长沙为龙头,包括株洲和湘潭在内的长株潭城市群。“两翼”分为“北翼”和“南翼”。“北翼”是指以岳阳为龙头,包括益阳、常德在内的环洞庭湖经济区。“南翼”是指以郴州为龙头,包括永州、衡阳在内的湘南三市。提出“一群两翼”布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湖南的地缘特征和优势。湖南地处祖国中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度不高,只有10%左右。但是它的地缘特征,也为其对外开放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湖南北接长江,通过国内最好的黄金水道,与国内最大的港口、最具发展实力和前景的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相连。南邻广东,通过京珠高速、107国道等陆路交通与珠三角相连。郴州和岳阳南北两翼是湖南对外开放的大门,湖南腹地主要通过南北两个进出口,才能实现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
(二)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的基础和条件。长株潭城市群处于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长株潭城市群在全省经济增长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并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力布局和雄厚的经济规模和基础。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65.3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0.9%;外贸进出口总额81.77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5.1%。长株潭城市群对全省外贸进出口的拉动作用极为明显。“北翼”岳阳是湖南最早设立海关的城市,清政府于1899年在此设立岳州关,拥有湖南唯一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城陵矶港,是水运货物进出湖南的重要中转地。 “南翼”毗邻广东,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已经在郴州出口加工区和永州蓝宁道三县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国家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批设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进出口货物减免税政策、加工贸易保税政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政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等等。郴州等湘南三市正好在珠三角500公里经济辐射区域和优惠政策圈内,岳阳、郴州、永州、益阳又被国家确定为我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4大基地。因此,“一群两翼”布局符合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覆盖空间和适用范围。
如果把湖南比作一只大鹏鸟,长株潭城市群是心脏和主体,北翼环洞庭湖经济区和南翼湘南三市分别是两只翅膀。通过发挥三个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龙头和辐射作用,来带动和促进湖南全省的外经贸发展,实现湖南开放型经济的腾飞。
二、按照“一群两翼”布局建设与发展,已经创造的基础和条件
2004年以来,长沙海关在支持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边探索,边实践,边思考,逐步形成了“一群两翼”发展布局和构想,并按照这一布局和构想来推动海关支持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创造了初步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在“一群两翼”地区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搭建发展平台。2004年11月,海关专门向省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提出了支持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10项措施,建议在郴州设立出口加工区,在长沙设立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为湖南创造招商引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桥头堡。郴州出口加工区于07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发展态势良好,实现了保税物流功能的叠加,二期开发进展顺利。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于今年8月正式封关运行,运行状况良好。2008年又提出了在长沙、岳阳两地设立新的出口加工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批建当中。
二是支持“一群两翼”地区扩大口岸开放,打造进出口通道。近几年来,积极支持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建设和管理,调整升格了海关机构,形成了年进出境50万人次的新格局。2005年向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城陵矶港口建设的建议,2007年又以政协提案的形式反映了该港建设的紧迫性,得到省政府和省交通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城陵矶新港于去年6月开港。利用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推动其与霞凝港的区港联动,扩大口岸的功能。支持和参与在郴州、永州、岳阳建设公路口岸,在长沙树木岭、娄底、醴陵建设铁路口岸,开通了醴陵至深圳盐田港和长沙树木岭至深圳蛇口港“五定班列”。2005年建议省政府与海关总署签署了《建设湖南电子口岸合作备忘录》,建立了湖南电子口岸虚拟平台,目前上网企业达4371多家。
三是实施“一群两翼”地区快速通关改革,优化通关环境。实施了提高通关效率10项措施,积极疏通转关运输渠道,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新的通关模式,郴州出口加工区在内地首批实行了这一通关模式,开通了“海铁联运”监管模式和“湘粤港两地牌直通车”快速转关模式,通关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名列中部六省前列。2009年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为0.6小时,比2005年的12.5小时快了11.9小时。
四是重点建设“一群两翼”的海关机构,形成把关服务新格局。根据“一群两翼”布局和发展需要,2008年10月,对永州监管组“增权扩容”,正式开办了海关业务。2009年以来,在郴州设立了海关办事处,重新启用了城陵矶办事处,积极支持长沙市申请设立金霞海关,益阳联络办公室正式挂牌,在长沙树木岭、浏阳和株洲醴陵增设了海关监管点,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向省政府上报了省内设立海关机构的规划。
五是重点支持在“一群两翼”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2008年,制定了支持湖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10项措施,2009年年初,又制定了支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9条20项措施,广泛向企业和社会各界开展宣传,狠抓了各项措施的落实,保证企业享受到了支持措施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下一步,海关将按照“一群两翼”布局,抓住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建设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大海关工作支持力度,在继续全力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推动签订海关总署与湖南省政府合作备忘录,使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得到海关总署更多的支持;二是加快设立长沙、岳阳出口加工区的审核报批工作;三是根据湖南外贸发展需要,逐步延伸海关监管点,方便企业就地报关,当前重点抓好金霞海关的申报审批工作。四是以构建大监管体系为契机,继续深化通关作业改革,实现有效监管,提高效率,创造良好的通关环境。
三、实施“一群两翼”布局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按照“一群两翼”布局推动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建议省委、省政府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
(一)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和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的要求,继续加大申报长沙金霞和岳阳出口加工区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规范管理和标准化建设,配合海关履行监管职责。建议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委会定为正处级机构,以利于招商引资和协调发展工作。
(二)加强对外开放口岸的规划和建设。建议根据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一群两翼”区域的开放口岸,加强现有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协调管理,充分发挥各类开放口岸的综合效能。建议省政府针对湘南湘北外贸发展不对称的问题(相对来说湘北发展较慢),开展一次湖南水运大通关情况的调研,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大通关,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外贸发展。
(三)支持海关监管场所及海关监管配套设施建设。建议根据海关监管需求,加大“一群两翼”地区地方财政对海关监管场所及海关监管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海关监管设施与机场、港口、车站、公路口岸以及内陆物流中心投资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施工,为海关把关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对海关机构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的保障。建议加强对全省设立海关机构和监管点的统一规划和分步实施。加大对“一群两翼”地区新设立或拟设立的海关分支机构和监管点的资金投入,在办公场所用地审批和建设、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
(五)加快湖南电子口岸建设。建议加强与中国电子口岸合作,协调省内相关单位支持湖南电子口岸建设,努力推进湖南电子口岸虚拟平台向实体平台转换,扩大应用范围,保障建设和运维经费,做好宣传、协调和推广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