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 熊松海
(一)如何适应我省“调结构、促转型”的产业变化要求,促进加贸企业与国内企业共同建立“一个企业、两个市场”的加工贸易新格局,是我关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近几年来,我省加工贸易的产业类型在逐步发生转型变化,曾经占关区保税加工业务近一半的传统显象管已淡出海关监管范围,新型的数码科技、航空器材、工程机械、移动通讯和网络器材等保税加工业务在关区逐渐兴起;随着我省工程机械、园区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关区保税加工业务与沿海深加工的关联度进一步提升,海关保税监管工作如何适应“调结构、促转型”的产业变化要求也对我关保税加工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深感形势紧迫,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好郴州出口加工区平台的作用:把“入区退税、保税物流”政策功能充分发挥起来,让特殊区域的资源和作用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鼓励区内企业更多地利用国内产品和向区外企业外包业务;促进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特殊区域内企业与区外企业之间形成彼此关联度高、紧密依赖关系,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与国内企业共同发展和“一个企业、国内外两个市场”新格局的建立;在企业内销方面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加工贸易业务内销便利化措施,帮助企业开拓并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这些都是我们的保税监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二)如何发挥好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平台的作用,提高企业对加工贸易及保税业务的参与度,是我关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从我省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数来看,截止到2009年底,全省在我关企管部门注册的进出口经营企业有3908家,而2009年全年在我关区办理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只有140余家,这就说明我省企业对加工贸易业务的参与度是非常低的。另一方面,2009年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封关运行,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平台,解决了我省加工贸易企业结转货物“境外一日游”的问题。“区港联动”的监管模式使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可在保税物流中心集中一次办理报关、查验、征税、放行等海关手续,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海关通关手续。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保税物流中心目前的业务发展规模还不大,中心内入驻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与我关的监管要求还存在这样或那样不适应的问题,这都要求我们在坚持管得住的前提下进一步开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以顺应和满足企业发展客观需求,促进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是今年我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三)如何适应加工贸易及保税业务的新发展,不断提高加工贸易及保税业务的能力和水平,对我关所有保税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首先,从目前海关加贸系统的整体发展来看,在保税加工业务基础建设与业务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相适应。比如,保税监管账册化管理体系尚未健全,导致信息完整性缺失,统计数据不全;特殊区域之间保税货物的流转管理不统一,特殊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还不完整;单耗管理制度及功能不完善。其次,保税加工业务的监管链条长,行业涉及面广、政策调整频繁,基层关员自由裁量权大,工作对象情况复杂,等等,存在着较高的执法和廉政风险。第三,从我关的实际工作来看,我关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部分业务办理手续不规范,程序不到位;合同报核及时率还不高,下厂核查率偏低;还存在有制度落实不到位、政策执行有偏差、监控管理水平有差距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给我们全体保税人员在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上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