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 站 首 页 | 协 会 简 介 | 协 会 快 讯 | 会 员 风 采 | 海 关 风 铃 | 行 业 自 律 | 政 策 解 读
 
 
 
 
 
 

湖南目前正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您对当前社区建设情况的看法:

1.很满意
2.满意
3.不满意
4.不知道
 
 
 
 
减免税货物后续管理渠道案件分析及建议
日期:2011/9/15 文章来源: 点击数:2280 文章录入:本站编辑
  
     近年来,减免税货物后续管理渠道案件在长沙关区屡屡发生,自2007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类案件货物价值相对较大,罚款数额相对较高,企业反应相对较强,地方政府也相对比较关注。
      一、案件特点分析
     2007年以来,长沙关区查处的减免税后续管理渠道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0年达到顶峰,2011年上半年,该类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比有所下降。
     从查处的减免税货物后续管理渠道案件类型分析,全部为擅自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案件,其中擅自抵押减免税设备案件占60%以上,擅自将减免税设备移作他用案件约占25%,其余为擅自转让或处置减免税设备案件。
      从违规企业所属行业分析,机械行业最多,其余依次为轻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食品行业、纺织行业、电子行业和其他行业。
      从违规企业性质分分析,民营企业约占50%,其余依次为国营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
        二、案件发生原因分析
      造成减免税货物后续管理渠道案件的发生,有国家在制定政策、法律相对滞后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是企业对减免税货物的使用管理存在错误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办法》(总署令179号)明确规定:“在海关监管年限内,减免税申请人应当按照海关规定保管、使用进口减免税货物,并依法接受海关监管。”“海关监管货物,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押、质押、留置、转让、更换标记、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但有些企业领导及相关人员只是注重减免税手续的办理和设备的免税进口,对减免税货物进口后的使用管理方面相关法律规定既不积极学习、也不主动与海关沟通咨询,认为设备进口后的所有权、使用权都属于企业,抵押、转让、使用均是企业的自主经营行为,企业有权自主作出处理决定。在海关立案调查时,才后悔地说原来减免税货物进口后还有这么多规定需要遵守。
    二是企业内部沟通协调机制不够顺畅。办理进出口业务和抵押贷款业务分属不同岗位和部门,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加上人员流动性较大,了解海关法律法规的进出口业务部门,不负责或不参与设备的使用管理;而负责设备使用管理的财务、装备部门,又不了解海关的法律法规。再加之企业领导也不了解海关的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在将免税进口设备抵押、或在企业分子公司间调拨使用时,根本未考虑到要向海关申请并经海关许可,导致减免税设备违规抵押、转让或移作他用。
     三是部分企业制度管理混乱。设备档案资料登记不全,固定资产帐册登记不清,减免税设备与普通设备混杂登记、使用,容易导致减免税设备与企业其他固定资产、设备一起被作价抵押。
      四是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个别企业明知将减免税进口设备抵押贷款需要经过海关许可、或者明知将减免税进口设备移作他用或转让需要经过海关许可并补缴关税,但觉得办理手续很麻烦,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海关不一定会发现,想蒙混过关。
     另外,作为最了解抵押物性质、相关法律法规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评估和审批时未能严格审查把关,或者是出于自身商业利益的考虑,在明知抵押物中包含有不能作为抵押物的海关监管设备,仍然同意抵押贷款,这也是造成该类违法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相关建议
      积极推行以企业自觉守法为主、海关强制执法为辅的管理模式,在社会诚实信用体系的整体框架下建立海关与企业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企业守法自觉率和海关执法有效率的共同提高,是新时期海关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海关方面
      一是积极加强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积极加强与工商、税务、金融机构、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交流和沟通,互通信息,齐抓共管,实现对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有效监管。充分发挥各级打击走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利用成员单位的管理及监督资源,积极推进海关和地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间的协作配合,增强事前预警与监督,化解漏洞,有效降低相对人违法风险。
    二是宣讲政策,加强沟通。有些企业在案发后,为了推脱责任,反映海关相关政策规定宣传不够、告知不清,使企业未能全面了解海关的相关规定。海关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深度、广度。比如,通过在政府门户网站构建违反海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平台、综合治理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公布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海关对减免税货物管理的最新规定,及时宣传减免税货物的基本常识,及时报道重大、典型案件情况,使广大企业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尽量避免企业因相关法规不知、政策不明、标准不清而引发违法、违规情事。
      三是关注重点企业,积极防范风险。密切关注减免税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关联企业情况,对经营不善可能发生倒闭、破产、所有权转移和债权分割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提前做好减免税货物走私违规的防范工作,确保监管到位。
     (二)企业方面
     一是要积极树立守法经营意识,降低违法风险。守法经营、规范管理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要积极树立守法经营意识,杜绝“打擦边球”和“寻找灰色地带”的行为,主动地、自觉自愿地遵守国家、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钻空子”、“打擦边球”,在法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市场不完善、消费不成熟的时候,或许能占一时的小便宜。但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政策、法律的漏洞将越来越少,违法经营、违规操作,可能会让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是要积极加强海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规范企业管理。只有懂法,才能守法;只有熟悉法律,才能有效避免触碰法律的“雷区”,企业必须对其所涉行业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了如指掌,否则随时都可能越界构成行政违法。有涉及海关业务的企业,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都应该积极加强海关海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了解海关的相关规定,积极按照海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企业对海关监管设备的管理,有效避免违法风险。
      三是要主动加强与海关沟通。企业在需要对海关监管设备进行处置之前,如果对海关相关政策、法律把握不准,建议先到海关进行咨询、了解,再作决策,不要等违法行为发生后再来想办法进行补救,那样的话往往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长沙海关缉私局聂鹏供稿)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协 会 简 介 | 协 会 章 程 | 咨 询 服 务 |政 策 法 规
湖南省报关协会 版权所有 @2006 |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东二环一段678号海关大院1栋201室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 湖南数据中心
电话:0731-89720197 0731-89720187 湘ICP备200068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