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 站 首 页 | 协 会 简 介 | 协 会 快 讯 | 会 员 风 采 | 海 关 风 铃 | 行 业 自 律 | 政 策 解 读
 
 
 
 
 
 

湖南目前正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您对当前社区建设情况的看法:

1.很满意
2.满意
3.不满意
4.不知道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些思考
日期:2013/9/1 文章来源: 点击数:1622 文章录入:本站编辑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些思考

陈振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这就要求海关主动适应形势,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与服务,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积极的贡献。笔者联系株洲中小企业发展实际,进行了跟踪调查。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株洲关区现有中小微进出口企业395家,占关区进出口企业总数(465家)的85%(其中,A类企业30家,B类企业365家);2012年度开展进出口业务的230家,占中小微企业总数的58%;未开展过进出口业务的165家,占中小微企业总数的42%;进出口总值1.075亿美元,占关区企业进出口总值(21.5亿美元)的5%,其中,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183家,占中小微企业总数的46%。现结合这些调研情况谈一些思考。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网络信息、融资服务、人才资源四大平台,培育一批技术支持、信息支撑、法律援助骨干服务机构,做好跟踪服务。

(二)财政政策支持。财政设立发展专项资金,鼓励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发展,对节能环保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在引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及专利技术方面,国家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

(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云龙新区职教城峻工落成,铁路、铁道、化工、有色金属、机床等五所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可向企业输送技术型各类人才近万人;人工成本相对沿海地区较低。

(四)原材料丰富,传统产业发达。有色金属、硬质合金、化工、陶瓷、烟花等产业齐聚、原料基地。

(五)行业龙头的引领带动。以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服饰、陶瓷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为依托,强化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其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已大势所需,形成集群效应。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人工成本逐年攀升。6成企业反映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企业生产。

(二)资金周转不灵,融资难。经调查,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银行贷款存在门槛高、审核苛刻等问题,企业在银行申请贷款较为困难;且贷款审批手续繁琐、周期长、效率低、资金使用需向银行报批,有的企业即使能申请到银行贷款也不能在急需资金的时候到位。

(三)外贸专业人才匮乏,招商引资能力缺乏。经调查,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没有专门的外贸人才,对外不能独立签订订单,只能依靠大公司拉单;有些企业不具备自营进出口的能力,缺乏懂国际贸易的管理人才,无法实现自主对外贸易;有的企业只将生产环节放在本地,销售环节、检验验货环节放在沿海地区,大大增加企业贸易成本。

(四)经济结构不合理。1、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调。2012年度进出口总值1.075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0.215亿美元,仅占进出口总值20%2出口产品主要为初级产品。缺乏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3产业结构欠优。主要涉及硬质合金、有色金属、陶瓷、烟花、汽车配件等。支撑中小微企业外贸发展的大项目少、资源型产业多,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少。本地企业多为家族企业,眼光有限,生产技术受限导致产业结构不优。4产品层次较低,行业竞争无序。高端产品比例小,产品层次低,特色产品不多,科技含量不高;行业竞争无序,经营环境较差,价格内战严重,相互压价竞销。

(五)生产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因中小微企业资本、技术力量薄弱,产能不足,产品档次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六)港口物流发展滞后,运输费用高。株洲永利港水位浅,枯水期长,吞吐量小,船期少,5成企业认为降低进出口贸易成本,加快建成深水港码头,畅通国际物流已是当务之急。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株洲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特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守法便利为核心,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量体载衣式”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和分类指导力度。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出台支持发展的“一揽子”措施,提供个性化和直通式服务,全力支持和促进株洲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通过调研和对企业反映的若干实际困难的分析,笔者认为,积极采取对策措施,促进和服务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快产业转型。鼓励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促进民生、具备竞争力的行业发展,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进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名牌创建,开发绿色能源、拓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技术,把中小企业创业园打造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区。

(二)创新融资模式。探索创建“两型”基金,鼓励支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开展业务,促进银企合作,完善担保机制,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三)扩大招商引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突出多元招商、市场主体招商、重点项目招商,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四)海关主动作为。一是深入开展“十百千”调研活动和“三送”(送政策、送法规、送服务)活动。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服务机制。坚持每个关员联系3个重点项目、3家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常态化长效化。与企业签订关企合作备忘录,建立企业客户协调员制度,畅通海关与企业之间的对话交流渠道,对企业实行专业化服务和个性化管理,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紧急、疑难问题。二是在法律法规政策框架下为企业提供最大通关便利。按照“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思路,实现“管得住、通的快”。三是鼓励、支持企业运用银行担保办理减免税货物抵押贷款手续;积极推广税费电子支付,对一般贸易应税进出口货物,引导企业采用税费电子支付方式办理税款支付手续,2012年底,已有20家进出口企业运用税费电子支付系统四是进一步完善区域通关准入管理。A类以上企业免申请自动获得“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对一年内无走私违规记录、资信较好的B类生产型出口企业,经申请准予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五是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科研院校、重大装备、技术中心、国家鼓励等产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落实“一次性告知”、办事时限、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减免税审批效率。六是进一步加强大通关建设。密切与商务、检验检疫、外汇、银行、国税等涉外部门的协作。主动配合做好出口退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口岸海关联系沟通,疏通转关运输渠道,进一步提高进口货物转关率,截止2012年底,进口货物属地报关率达到96%以上。七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低成本优势开展加工贸易,形成加工生产链条。在符合估价制度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贸易实际,合理运用估价方法审查确定加工贸易项下边角料、残次品货物的完税价格计征税款。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协 会 简 介 | 协 会 章 程 | 咨 询 服 务 |政 策 法 规
湖南省报关协会 版权所有 @2006 |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东二环一段678号海关大院1栋201室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 湖南数据中心
电话:0731-89720197 0731-89720187 湘ICP备200068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