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奶粉进口量快速增加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奶粉44.5万吨,比去年同期(同比,下同)增加24.8%,价值19.9亿美元,增长22.8%。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469美元,小幅下跌1.6%。
一、上半年我国奶粉进口主要特点
(一)6月份进口量下滑明显,进口均价环比持续上扬。1季度,我国奶粉进口大幅增加,其中1月份进口量首破10万吨,达10.2万吨,3月份也高达9.5万吨。2季度进口量明显萎缩,6月份降至4万吨,为年内最低位,同比减少6.7%,环比减少40.3%。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进口均价环比持续上扬,从1月份每吨3894美元上升至6月份每吨5443美元,累计上涨39.8%。
(二)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进口增长过4成。今年上半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奶粉32.9万吨,增加20.2%,占同期奶粉进口总量的73.9%;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进口11.4万吨,增加42.6%,占25.7%。
(三)8成以上进口自新西兰。今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粉37.1万吨,增加34.3%,占进口总量的83.3%。同期,从法国进口1.3万吨,减少7.5%,占2.9%;从澳大利亚进口1.2万吨,增加22%,占2.6%;从荷兰进口1.1万吨,增加13.5%,占2.5%。
(四)民营企业占据近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口奶粉21.2万吨,大幅增加55%,占同期我国奶粉进口总量的47.7%。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4.5万吨,增长3.4%,占32.7%; 国有企业进口8.7万吨,增长10.7%,占19.6%。
(五)天津、广东、上海、浙江进口量占7成以上。今年上半年,天津进口奶粉9.9万吨,增加42.8%,占进口总量的22.4%;广东进口8.6万吨,增加25.5%,占19.4%;上海进口7.8万吨,增加23.2%,占17.6%;浙江进口5.7万吨,减少9.4%,占12.7%。
二、上半年我国奶粉进口量大幅增长的原因
(一)庞大的消费市场力助进口奶粉量屡创新高。据海关总署相关公告显示,自我国2009年对新西兰进口的乳制品实施特保措施以来,我国进口新西兰奶粉触发该进口标准的日期越来越提前。2009年为8月13日,2010年为4月12日,2011年为3月9日,2012年为2月22日,今年固状和浓缩非固状乳及奶油类的进口达到特保措施触发标准提前到了1月末。这也透露出中国市场对新西兰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新西兰奶粉在今年1月爆出双氰胺事件,由于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过于敏感,即便洋奶粉也屡屡出问题,却仍然能得到信任。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口奶粉在我国市场占有率已从2008年前的30%左右跃升到50%以上,其中,高端奶粉市场进口奶粉占有率更是超过70%。
(二)国产奶粉“不给力”,国内乳企国外找奶源。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我国市场对新西兰奶粉较为青睐,近年来由于国产奶粉不振,国内许多乳企纷纷赴新西兰找奶源,或者进口新西兰奶粉。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雅士利决定弃用国产奶源,娃哈哈到荷兰委托企业贴牌生产,光明乳业以3.82亿元收购新西兰Synlait乳业公司51%的股权,澳优以1600万欧元收购荷兰一家乳企51%的股权,圣元去年投资7亿元在法建设10万吨奶粉工厂等等。
三、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发改委启动对洋奶粉价格反垄断调查,部分进口奶粉巨头纷纷宣布降价。自7月1日国家发改委对多个奶粉品牌展开反垄断调查后,惠氏宣布降价11%,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20%,其他品牌相继跟进。如果外资品牌奶粉迫于反垄断调查的压力而主动降价,意味着压缩了国产品牌奶粉的低价优势,会使部分国产品牌奶粉的消费者转向购买外资品牌,使得国产奶粉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另外,此次反垄断调查,短期内可能会使进口奶粉价格下降,并且有可能会使进口奶粉减少对华供货量,但是长期来看,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很难恢复,所以对进口奶粉的依赖还会持续,而到时受此番打击的进口奶粉可能会出现供需矛盾,最终将导致新一轮的涨价。
(二)国内乳制品行业标准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提振消费者信心还有待时日。国内乳制品行业标准问题是造成公众对国产奶粉不信任的重要原因之一,消除消费者对国内行业标准过低的担忧任重道远。今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国产奶粉尤其是婴幼儿奶粉的整治力度,如4月26日工信部在《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出,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6月4日工信部消费品司下发《提高乳粉质量水平 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决定将从6月1日起开启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特别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生产问题进行整治。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规范国内奶粉行业和市场的发展,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此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切忌不切实际推行超大型规模养殖,从奶源上把好国产乳品质量关;二是完善国内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检测体系及事后问责处理制度,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提振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三是以国家反垄断调查为契机,一手抓加强进口乳制品质检,一手抓提升国产奶粉质量,提振消费者信心;四是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国内消费者摒弃对洋奶粉“越贵越好、越贵越安全”的消费心理误区,从而更加理性的选择和消费。
(撰稿:常德海关 杨成、综合统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