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海关采取“四个加强”积极推进通关无纸化改革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长沙海关于今年7月1日在关区现场业务处、驻黄花机场办事处成功启动了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为贯彻落实总署监管司关于进一步加大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的力度的精神,我关主动将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工作在关区两个最大的业务现场同步开展,千方百计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目前,通关无纸化改革试点已推广到关区A类以上企业。据统计,截至9月13日,我关通关作业无纸化签约企业1057家,其中AA类企业116家,A类企业941家;采用通关作业无纸化方式通关的报关单共2111份,其中进口为1236份,出口875份,电子随附单据6399份。试点情况总体良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一是成立由李文健关长任组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主管关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周密部署,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重时限、重细节、严纪律,积极主动抓紧落实相关工作。二是制定了详细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关区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三是现场业务处、驻黄花机场办两个试点现场相应成立了隶属海关层级的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领导小组,确保改革试点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部门配合,保障试点运行畅顺。一是通关无纸化作业系统上线前,我关组织相关部门,在做好系统权限授权工作的同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模拟数据测试,保证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启动。二是积极及时与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网上签约,不断扩大签约企业范围,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三是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我关召开了两次关长办公会,就推广关区通关作业无纸化试点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就开发“e速通”系统,解决报关企业申报以及企业远程申报、试点现场网络改造升级、推进监管场所联网建设、试点现场增配扫描设备、扩大无纸化试点企业范围等问题提出了推进时限要求,并对通关作业无纸化协议签约操作流程、无纸转有纸等有关问题进行明确,以业务指引等形式下发执行。
三、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改革影响力度。一是试点启动前,筛选了关区首批参与无纸试点企业培训,介绍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二是试点启动当天,邀请了湖南卫视、新华社湖南分社、人民日报湖南分社、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红网等媒体分别到试点海关通关现场和试点企业本部进行采访,报道我关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的情况,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宣讲推介,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召集代理报关企业、A类以上签约企业等参加的无纸化改革试点宣传推介会。总关及各试点现场共召开了4场不同层面的宣传推介会,参与人数达200余人次。
四、加强指导培训,规范海关内部操作。一是7月1日试点启动当天,我关分别组织两批业务、技术骨干分别前往两个试点海关通关现场进行具体指导,确保改革试点成功启动。二是加大海关内部操作培训力度。试点前期,我关组织了首批试点海关分管处、科级领导、关员参加的通关作业无纸化培训班。三是设立热线电话,专人跟踪试点情况,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梳理并研究对策,并及时对试点工作进度、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下阶段加快推进改革的建议等内容进行研讨。在此期间,共解决试点现场通关无纸化改革中遇到的各类问题20余个。
(长沙海关监管处 王新宇供稿)